当我们重新审视 ESG 信息时,其意义早已超越披露报告本身。它不仅是企业责任实践的记录仪,是长期价值的重要基石,更是企业与世界对话的共通语言。这种披露和沟通,不能停留在选择性的优化,也不能流于品牌公关的表层修饰,而应立足于企业真实、持续的内在 ESG 行动。从区域合规到全球共识,从年度报告到全渠道沟通,ESG 信息披露正经历一场深刻的范式转变。2025 年中欧 ESG 白皮书以 “披露与沟通” 为关键词,围绕政策趋势、企业实践、学术研究与教育探索构建起五个章节的系统内容,希望在多变的时代中,为企业提供方向,也为行业积累共识。
第一章从全球政策趋同的格局出发,王雅瑾教授、张飞达教授和刘耿研究员为读者系统梳理了 ESG 信息披露的制度演进与发展趋势。文章强调,披露并非最终目的,真正重要的是它应建立在企业持续行动与内在反思的基础之上。披露是驱动改进的工具,是让企业不断进化的引擎。无论是体系成熟的大型企业,还是探索阶段的中小型公司,都应在 “内在行动” 与 “外在表达” 的良性循环中,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语言和路径。ESG 披露是一种 “无国界的语言”,更是企业走向国际的关键支撑。
第二章聚焦三个来自不同行业的企业案例,展示企业如何突破 “写报告” 的边界,把披露升级为多维度、有温度的沟通行为。从组织内部的协同机制建设,到面向消费者的品牌叙事;从零售终端的场景传递,到社交平台上的动态互动,这些实践勾勒出 ESG 沟通从单向到共创、从理性到情感的转变趋势。它不再只是展示结果的静态动作,而是持续互动中的动态表达。
第三章回到中欧自身的行动中。一方面,绿色校园建设从资源管理、低碳运营等多个维度推进;另一方面,学生项目聚焦真实企业课题,在调研、分析与创意设计中,将可持续发展理念转化为具体、可执行的沟通策略。责任教育不再只存在于课堂中,而在落地在真实的实践中。
第四章收录了三项来自中欧教授的研究成果,张飞达教授、江源教授、单宏宇教授从会计、组织行为与金融领域出发,分别探讨了企业如何通过披露吸引国际资本,何种领导风格能激励员工绿色行为,以及企业在面对 ESG 负面事件时如何借助社交媒体重建信任。这些研究从理论深度出发,回应实践中的关键痛点,为企业提供更具穿透力的洞见。
第五章是芮萌教授领衔的中欧财富管理研究中心带来最新的 “A 股上市公司 ESG 报告研究”。共有 1687 家 A 股上市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,其 ESG 加权综合得分较上一年度提升 0.68 分,增幅达 1.3%。本年度还新增了对出海企业的专项分析。数据显示,相关企业的 ESG 得分显著高于全市场的平均水平。可见,ESG 正成为中国企业 “走出去” 的重要基础设施,也是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商业环境中建立信任的重要工具。
我们希望,本白皮书不仅是一份实用的工具手册,更是一份引导企业基于真实、具体的行动,构建自身可持续叙事的行动指南。让每一次披露表达更真实可信,让每一次沟通更有温度与共鸣 —— 在变化中寻找确定性,在对话中共创可持续的未来。
Translated title of the contribution | 2025 ESG White Paper |
---|
Original language | Chinese (Simplified) |
---|
Number of pages | 85 |
---|
Publication status | Published - May 2025 |
---|